2011年,被誉为中国互联网“开放元年”。在这之前,中国互联网企业处于野蛮生长状态:大鱼吃小鱼,小鱼吃虾米。当时大鱼是腾讯,市值37亿。后面的是百度13亿,阿里巴巴10亿等。腾讯这条大鱼,比当时的百度,阿里巴巴,搜狐,新浪等这些鱼加起来还要大。因此,所有公司都害怕遇上腾讯,一旦遇上,基本就属于“被吃”的命运。很多人在业务上都要考虑一个问题:腾讯来了怎么办?
2010年,腾讯这条大鱼在吃小鱼的时候,遇到了一个硬茬,差点被这条小鱼卡住喉咙。互联网上波涛汹涌,这就是有名的“3Q大战”。这条卡住腾讯喉咙的小鱼叫360公司,董事长是周鸿祎,现在是一家上市公司,3q大战里还只是一家民营企业。
2010年春节,腾讯推出软件“QQ医生”,对标360软件,做杀毒。因为功能不全用户不喜欢用,在市场上没有引起水花。几个月后,腾讯推出了“QQ电脑管家”,这次功能齐全,360公司不淡定了。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是个猛人,先礼后兵。他先给腾讯公司老大马化腾打电话,谈判失败。比起被动挨打,周鸿祎选择率先发起攻击,他推出软件“360隐私保护器”,大致是告诉用户,QQ软件在侵犯用户隐私。腾讯生气了,联合百度等各大公司做申明。这是一场拉锯战。
10月29日,面对各个大鱼的围追堵截,360使出了杀手锏,推出软件“360扣扣保镖”。这个软件用途是帮用户屏蔽了QQ广告,而广告对于腾讯来说,是命脉。
这次换腾讯坐不住了,11月3日,腾讯宣布“二选一”。腾讯对扣扣用户说:360和扣扣不兼容,有他没我,有我没他。面对从来没有过的“二选一”,用户只能一边骂腾讯,一边卸载360。
这场混战的结果是政府出面,要求双方不要争执。双方和解,2010年11月10日,QQ和360恢复兼容。
经此,“3Q大战”落下帷幕,互联网结束野蛮生长,开始确定一些秩序。
互联网企业不再敢拿客户的利益去展开竞争。腾讯也不再吃小鱼,而是开始了买买买。以前是自己干,和对方做一样的东西,利用大鱼优势把对方从市场上淘汰掉,现在是买对方的股份投资赚钱。
时隔13年,回看当年的“3Q大战”,还是很精彩。还是很佩服周鸿祎当年面对大鱼的“勇”,抓住对方痛点的“谋”。
我们普通人或许很难杠上天花板,但人生难免会遇到一些挑战,希望我们不畏惧,敢于迎难而上。